最近和一位做了十年房产中介的老周喝茶,他盯着手机里刚更新的门店数据直叹气:"上个月我们店只成交了2单二手房,还是靠老客户降价20%才签的。现在店里30多号人,一半在跑外卖,剩下的一半在蹲直播间卖'9.9元购房咨询'——你说这行还能撑多久?"
老周的话不是个例。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,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销售岗位离职率同比暴涨47%,其中超60%的从业者流向了外卖、网约车、社区团购等低门槛行业。更扎心的是,某外卖平台区域负责人透露:"近半年新注册骑手中,有近三成标注过'曾从事房产销售'。"曾经西装革履站在售楼处沙盘前的"精英",如今骑着电动车穿梭在楼群间,这个群体的集体转行,撕开了房地产行业最痛的一道口子。
数据不会说谎。国家统计局于7月15日公布了2024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的变动情况,以及今年1月至7月间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概况。在价格动态方面,7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呈现环比下降趋势,与去年同期相比,降幅有所扩大。值得注意的是,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的同比降幅在持续收窄。简单说,现在卖一套房,平均要等一年半才能找到接盘侠。更残酷的是,即便业主咬牙降价15%-20%,成交量依然上不去。杭州有位业主把市价500万的房子降到420万,挂了半年只收到3组带看,其中两组还是中介"凑数"的。
购房者也在经历一场"信心地震"
以前看房的人最关心"学区好不好""户型方不方正",现在开口就是"开发商会不会烂尾""小区入住率多少""未来转手能不能涨"。某银行信贷经理告诉我,上半年他们行房贷审批通过率从78%暴跌至45%,不是客户资质变差了,而是银行怕"断供风险"——连月供都还不上的购房者,数量比想象中多得多。更讽刺的是,法拍房市场正在成为"第二楼市":某司法拍卖平台数据显示,2024年上半年住宅类法拍房挂牌量同比增加63%,其中35%的房源因"业主失业断供"被拍卖,而这些房子的成交价普遍比市场价低10%-15%。
最让业主崩溃的,是"降价即贬值"的恶性循环。深圳的张姐去年花800万买的次新房,今年想置换大点的房子,中介估值只有680万。"中介说现在买家只认'降价痕迹',我降100万显得急,降80万又不够狠,最后只能先出租,租金还不够还月供。"这种"卖不掉、租不抵供"的困局,正在全国千万个家庭里上演。
房地产的"冰冻期"远未结束
当地产销售员转行送外卖成为常态,当挂牌量突破2000万套成为现实,当"买房稳赚"的信仰彻底崩塌,每个持币观望的购房者都在问:现在该不该买房?每个背着房贷的业主更在焦虑:我的房子还能卖出去吗?
或许答案就藏在市场里——当"闭眼买房就能赚钱"的时代过去,房子终将回归居住属性。但在这之前,有人要为曾经的疯狂买单,有人要在寒冬里寻找新的出路。而你我,无论是准备买房的人,还是手握房产的人,都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:房地产的"软着陆",从来都不是温和的调整,而是一场席卷全行业的洗牌。你的房子,真的准备好了吗?
(注:以上内容根据真实案例改编,人物名称均为化名,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)
哈尔滨配资公司,炒股开户公司,网络在线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